足迹
1978合成系文豪
登录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336章 独属于国人的浪漫(第2页)

上一章目录存标签下一章

    《百年孤独》畅销于世界已经是将近20年前的事情了。
    可这种魔幻现实主义的写法,直到今天,才在国内文坛被提出。
    那么,时至今日。
    中国的文学还能与世界文学接轨么?
    还能达到世界级的水平么?
    中国的作家是否能够得到世界文坛的认可?
    路遥抬起头来,对上的是周书琪一双同样充满不安与迷茫的眼神。
    毫无疑问,两个人此刻都产生了这样的思考和担忧。
    可当路遥的目光重新落回到桌面上《最后一个匈奴》的手稿时。
    他那充斥着不安的内心,终于慢慢的平定几分。
    我们还有江弦!
    我们有《最后一个匈奴》和《红高粱》这样层次的作品。
    难道还不够资格和世界对话?!
    诺奖得主名单往往是10月公布,到了12月10日诺贝尔逝世周年纪念日这一天,再举行颁奖典礼。
    不过山高路远,国内外消息传递困难,马尔克斯获奖的新闻在国内传开已经是颁奖结束以后。
    这也多亏了徐中玉,他花费大力气写的文章,为这一次的诺奖文学奖做了介绍。
    再加上此次是与中国同为第三世界国家的作者获奖。
    这和后世一样,每当亚洲作者获奖的时候,国内都会非常关注。
    相对应的,这会儿的人比较在意第三世界这个概念。
    所以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,在国内迅掀起了空前的关注。
    与此同时,1982年12月的《世界文学》第六期,同时表了《百年孤独》六个章节的内容。
    国内的读者马上通过《世界文学》这册杂志,一睹了《百年孤独》六个章节的内容。
    前面已经说过了,中国这会儿还不是《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》的成员国。
    也就是说,中国还没有承诺保护世界文学的版权。
    所以这六章,未获马尔克斯授权,其实是盗版。
    但是话又说回来,这会儿国内法律意识淡薄,文学展水平也不够,什么文学版权?根本没概念。
    这也就惹得后来马尔克斯愤怒的说:
    “有生之年不会将自己作品的任何版权授予中国的任何一家出版社,我誓死后150年都不授权中国出版我的作品,尤其是《百年孤独》。”
    京城。
    胡同口仍堆积着未融化的雪。
    江弦披着衣服,出去签收西安的来信。
    信是路遥寄来的。
    他先是在信里讲了讲自己读完《最后一个匈奴》的感受:
    “这篇,写匈奴,写家族几代人的不同经历。
    直到读完以后,我才意识到,的主人公不叫杨干大,不叫杨作新或者是黑大头,更不叫杨岸乡。

一秒记住新域名 https://www.yswx.net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