足迹
归义非唐
登录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390章 黄天当立(第2页)

上一章目录存标签下一章

    「除此以外,凉州丶兰州等镇折损州丶屯兵七百九十七人,民夫阵没一千七百六十五人,致残七百二十四人。」
    一场战事,陇右折损战兵五千馀五十五人,折损州屯兵及民夫三千三百馀四人,另折损军马乘马无数,缴获的马匹,根本不足以填补军马丶乘马的死伤。
    战事便是如此,一场战事下来,多年积攒便消耗大半。
    「我军缴获几何?」刘继隆目光看向李阳春,李阳春则是看向高述。
    高述闻言则是对刘继隆作揖道:「节帅,我军收复三州九县,所获人口不少于七万,粮食近三十七万石,另有现钱七万四千馀贯,绢帛香料等折色二十万贯。」
    「缴获军械甲胄一万四千馀套,宅院屋舍不可计数。」
    「此外,朔方镇的马场中尚有五百七十二匹军马,两千馀匹乘马和近万的挽马丶耕牛。」
    「挽马已然留下,曹参军正在组织民夫运送粮草前来,耕牛则是均分给了当地百姓,用于耕作。」
    「除灵武丶保静丶怀远三县外,其馀诸县豪强均作乱被除,获公田三十馀万亩。」
    高述回答结束,而其中的豪强作乱被除,实际上也就是刘继隆示意的抄家罢了。
    若非灵武三县投降,这三县的豪强丶军将也会遭到抄家。
    但如今不抄家,不代表日后不会抄家。
    唯有把土地均分给朔方百姓,朔方百姓才会支持陇右和朝廷对抗。
    讲什麽均平天下之类的都是屁话,百姓只看谁给了他们好处,谁让他们过得舒服。
    朝廷对朔方百姓的政策不算太狠,因为朔方毕竟是边镇,若是动乱,容易给旁人可乘之机。
    但即便如此,朔方百姓也过得并不好,土地兼并的风并不仅仅存在于关内,更存在于边境。
    那些军将侵占的田亩不在少数,甚至比豪强还多,所以灵武三县虽然归属陇右,但当地的土地兼并依旧存在,百姓对陇右都护府,远不如其他几个州县百姓来得「忠心」。
    「传令给曹茂,降卒之中,凡属汉家,皆与其家眷一同往甘州。」
    「再传令给义山,令他亲自走一趟甘州,传信给张淮深,以这批人口换取河西军马。」
    「若是西域战事不急,且先调些许精骑助我。」
    刘继隆向来不会放过任何资源,尤其是汉人的人口资源。
    灵州的七千多降卒里,属于汉人的大概不到三千人,加上许多又是禁军,估计是没有家眷可以迁徙。
    算下来,会被迁徙的人口也不过五六千人。
    这五六千人,应该能为陇右补充不少军马,让陇右致胜的骑兵恢复战前数量。
    当然,如果张淮深没有征讨焉耆丶龟兹,愿意出骑兵助他,那自然是最好不过。
    「末将领命!」
    斛斯光作揖应下,高述与李阳春也将刘继隆的吩咐记了下来。
    待到他们应下,刘继隆才说起抚恤的事情。
    「此次缴获钱粮财货,尽数折钱,以五成犒赏普通兵卒,二成犒赏伙长及以上将官,馀下三成归府库。」
    「阵没将领,三倍军饷为抚恤,普通兵卒一百贯为抚恤,民夫每人五十贯为抚恤。」
    刘继隆话音落下,李阳春和高述正在记载的笔锋不免一歪,而斛斯光也忍不住道:「节帅,这是否太多了?」
    收复朔方后,他们所得到的缴获价值都不足六十万贯,又仅收入三成进入府库。
    可以说,此战缴获除去那些马匹和宅院,都护府只能得到十几万贯钱粮,而抚恤一项便近八十万贯。
    眼下府衙中的钱财,确实还有很多,但也经不起这麽消耗。
    真按照这个标准下去,斛斯光估计再打两个月,他们就先垮了。
    「抚恤不可能马虎,眼下正是用人之际,若是连抚恤都抠抠搜搜,如何让弟兄们信服?」
    「此役俘获钱粮不多,乃是因为关内道地广人稀,而如今我军屯兵于萧关,不管是收复泾原,亦或者南下收复秦陇丶西川,都将俘获甚多,不必担心。」
    关内道确实很穷,最富裕的也就是灵武三县,但由于对方投降,加上刘继隆想要向诸州县豪强树立榜样,故此才没有抄家对方。
    不然以灵武三县的豪强实力,抄出个二三十万贯都不出奇。
    更何况此次死伤甚众,主要还是党项与沙陀丶朔方精骑确实难缠。

一秒记住新域名 https://www.yswx.net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