足迹
晋末长剑
登录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二十七章 前后夹击(第1页)

上一章目录存标签下一章

    鲜卑人的到来令秀容县上下一片鸡飞狗跳。
    乔坦看着去年冬天修起的土坯房,看着倚门而望的妻儿,不由地失声痛哭。
    去岁大雨过后,朝廷派了一些人过来教他们种芜菁,很多人家都在屋前屋后的菜畦内种了几亩。
    这玩意冬日还在缓慢生长,摘出来水灵灵的,不但人可以饱口福,牲畜更是爱吃,以至于过冬牲畜都少宰了几头。
    这些没被宰杀的牲畜,春天又可下崽。这时候草木茂盛,怎么着都能养活了。
    养得差不多了之后,便可直接卖给自平阳而来的商徒,换回一点器物,把家徒四壁的屋舍妆点一下。
    他甚至幻想过,有朝一日攒足钱,重修一下这破破烂烂的土屋,以后自己在这种地,饲养几头牲畜,渐渐长大的儿女们带着牛羊去山里放牧。
    秋天回来后,全家一起秋收、种芜菁,一起鞣制皮子拿去县里售卖……
    现在一切都没了。
    你们这些索头,为什么要来毁了我的生活?
    乔坦擦干眼泪,带上角弓、箭囊,翻身上马,冲了出去。
    汇集在河谷中的骑士越来越多,顷刻间已不下三千,且还不断有人来此汇集。
    秀容城头传来一阵阵鼓声。
    数百丁壮拿着刀枪、步弓,来到了岢岚河畔的木桥南岸。
    桥是新修的,还散着木料的香味。
    一如河南岸那一间间拔地而起的土房、木屋;一垄垄梳理得很整齐的麦田;一座座大伙合力建起的草料仓以及一棵棵新栽的果树。
    岢岚郡的牧人们正在由游牧转向半定居,他们的生活在生着深刻的变化,他们对朝廷的认同在步步增强,现在突然遇到了拓跋鲜卑,一切有重回过去的风险,于是格外悲愤。
    人是分得清好坏的。
    什么样的日子好,什么样的日子差,作为经历过的人来说,一清二楚。
    现在需要他们保卫家园了。
    “烧了桥!”背后传来一阵大喝。
    有人回头望去,却见十余骑策马而来,领头一人银盔银甲,手持一根粗大的木棓,扯着喉咙大喊。
    他后边跟着数十人,有的头花白,有的满脸稚气,此刻都抱着柴禾,快堆叠在木桥上。
    片刻之后,又有三百人手持长枪、步弓而至,站在桥南。
    他们脸色苍白,面有惊疑,眼睛不住地看着木桥,待见到堆完柴禾,有人开始往上面浇油时,才松了一口气。
    匈奴人看着即将被焚毁的木桥,面露痛惜。不过也没多不舍,一座木桥罢了,烧了再建就是。
    新来的这批丁壮源自一个坞堡,去年和琅琊王氏的几个子弟一同前来的。
    王氏子弟住县城,开馆授徒。
    这些丁壮的主家姓臧,来自东莞郡莒县,一共四百余家,在半山腰上建了风格非常粗犷的堡寨聚居——大木建成,上覆泥土,看着就很粗糙。
    臧氏其实也是士族出身,不过他们尊奉王氏子弟号令,有点附庸的意味,是王氏子弟在秀容的打手兼护卫。
    索头入侵,为自家生计,臧氏部曲倾巢而出,沿河列阵,试图把鲜卑人挡在河北岸。
    对岸的鲜卑人显然现了这边的动静。片刻之后便有数百骑沿河冲了过来,一边冲一边射箭。
    箭矢掠过河面,呼啸而至。
    丁壮们站在光秃秃的河岸边,无遮无挡,瞬间便倒下十余人。
    很多人一哄而散,朝南边跑去,离河远远地。
    “放火!”臧氏坞堡的人举着简陋的木盾上前,几人拿着火把,咬牙点燃了柴禾,然后转身足狂奔。
    一人跑得慢,直接被射倒在地,痛呼不已。
    烈火熊熊燃烧起来。
    有那强项的鲜卑骑兵,甚至趁着火还没大起,纵马直冲到河南岸,大戟挥来舞去,每每刺杀、斩伤一人。

一秒记住新域名 https://www.yswx.net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